觀眾參與終極指南:2025 年行之有效的統計數據、案例和專家建議

呈現

周華健 06 8月,2025 13 閱讀

你走進一間示範室,突然間你的靈魂…飄然而去。一半的人都在偷偷刷著Instagram,一定有人在亞馬遜買東西,而站在最前面的那個人呢?他眼皮子都快打滑了。同時,簡報者正興致勃勃地瀏覽著感覺像是第一百萬張投影片,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就失去了所有人。我們都經歷過這種感覺,對吧?既有拼命保持清醒的人,也有對著滿屋子殭屍講話的人。

但讓我感到困惑的是:我們無法靜下心來聽完20分鐘的演講,卻可以一口氣刷三小時TikTok,連眼睛都不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切都是為了 互动我們的手機解決了大多數演講者仍然忽略的一個問題:當人們能夠真正與正在發生的事情互動時,他們的大腦就會興奮起來。就這麼簡單。

瞧,數據也支持了這一點,參與式簡報的效果更好。根據 研究學習者和演講者在互動式簡報中滿意度和參與度更高,這表明在專業環境中,互動式簡報的效果優於傳統簡報。人們確實會出席,他們會記住你講的內容,並在之後採取行動。那麼,為什麼我們的演示方式仍然像1995年那樣呢?讓我們深入研究一下,為什麼參與度不再只是額外的福利——它意味著一切。

目錄

當沒有人真正傾聽時會發生什麼

在深入探討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我們都經歷過這種情況——聽一場演講,幾乎能聽到房間裡所有人的集體「退場」聲。大家禮貌地點頭,心裡盤算要看什麼電影,或是躲在桌子底下刷抖音。殘酷的現實是:在這種情況下,你所說的大部分內容都化為烏有。 詳細介紹 事實證明,如果不積極參與,人們在一周內就會忘記所聽到內容的 90%。

想想這會對你的組織帶來什麼影響。所有策略努力,大家都意見一致,卻最終毫無進展?所有那些耗資巨大的培訓計劃,卻始終無法發揮作用?所有那些華而不實的重大聲明,卻在翻譯過程中被忽略?這才是脫離的真正代價──不是時間的浪費,而是失去的舉措和機會,因為沒有人參與,它們悄無聲息地夭折了。

一切都變得更加困難了。 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提醒聲不斷。你的聽眾可能有一半在遠處聽著,這讓你很容易分心(或者,你知道的,切換標籤頁)。我們現在都有點過動症,不停地切換任務,無法集中註意力超過幾分鐘。

除此之外,人們的期望也改變了。他們習慣了Netflix的節目在前30秒鐘就能吸引他們,TikTok的影片能讓他們立即獲得價值,以及應用程式能對他們的每個動作做出反應。現在,他們坐下來聽你的季度更新報告,好吧,我們只能說,標準已經提高了。

當人們真正關心時會發生什麼

但如果你做得正確——當人們不僅身體力行而且切實參與其中時——你就會得到以下結果:

他們確實記得你說的話。 不只是要點,還要解釋背後的原因。會議結束後,他們仍在討論你的想法。他們會提出後續問題,因為他們真的好奇,而不是感到困惑。

最重要的是,他們採取了行動。 人們不再發送那些令人厭煩的後續消息來詢問“那麼我們現在到底應該做什麼?”,而是確切地知道他們下一步需要做什麼 - 而且他們願意這樣做。

房間裡發生了一些神奇的事情。 人們開始互相借鏡彼此的建議。他們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他們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等著你找出所有答案。

事情是這樣的

在這個我們都被資訊淹沒卻又渴望建立關係的世界裡,參與並不是一些演示技巧——它意味著有效的溝通和僅僅佔用空間的溝通之間的區別。

你的聽眾正在押注他們最寶貴的資產:他們的時間。他們現在可能正在做其他任何事情。你至少可以讓他們覺得值得。

26 有關觀眾參與度的驚人統計數據

企業培訓和員工發展

  1. 93% 的員工表示,精心策劃的培訓計畫對他們的敬業度有正面影響(Axonify)
  2. 當觀眾沒有積極參與時,90% 的訊息會在一周內被遺忘(修復程序)
  3. 只有 30% 的美國員工在工作上感到投入,但投入程度較高的公司安全事故減少了 48%(安全文化)
  4. 93% 的組織專注於員工保留,其中學習機會是首要的保留策略(LinkedIn學習)
  5. 60% 的員工在公司 L&D 專案之外開始了自己的技能培訓,這表明發展方面的巨大需求尚未得到滿足(EDX)

教育和學術機構

  1. 25 年,有 54% 至 2024% 的學生感覺在學校沒有參與(蓋洛普)
  2. 當多種感官參與時,互動式簡報可使學生的記憶力提高 31%(MDPI)
  3. 遊戲化是指在課堂上融入積分、徽章和排行榜等遊戲元素,可以積極提升學生的表現,同時提高行為參與度(史蒂克, IEEE)
  4. 67.7% 的人表示,遊戲化的學習內容比傳統課程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泰勒和弗朗西斯)

醫療保健和醫療培訓

  1. 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將自己評為講故事能力(6/10)和整體演講能力(6/10)最低(國家醫學圖書館)
  2. 74% 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最常使用項目符號和文本,而只有 51% 的專業人士在簡報中加入影片(研究之門)
  3. 58% 的人認為「缺乏最佳實踐培訓」是實現更好演示的最大障礙(泰勒和弗朗西斯)
  4. 92% 的患者希望醫療保健提供者提供個人化溝通(尼斯)

活動業

  1. 87.1% 的組織者表示,至少有一半的 B2B 活動是線下舉辦的(比扎博)
  2. 70% 的活動現在都是混合型的(滑雪會議)
  3. 49% 的行銷人員表示,觀眾參與是舉辦成功活動的最大因素(馬克萊蒂奇)
  4. 64% 的與會者表示沉浸式體驗是最重要的活動元素(比扎博)

媒體及廣播公司

  1. 與靜態設置相比,具有互動元素的展位參與度提高了 50%(美國圖像顯示公司)
  2. 與點播影片相比,互動串流功能可將觀看時間增加 27%(Pubnub)

運動隊伍和聯盟

  1. 43% 的 Z 世代運動迷在觀看體育比賽時瀏覽社群媒體(尼爾森)
  2. 34 年至 2020 年間,透過社群媒體觀看體育比賽直播的美國人比例增加了 2024%(全球威客)

非營利組織

  1. 事實證明,以講故事為中心的籌款活動比僅關注數據的籌款活動捐款額增加了 50%(馬內瓦)
  2. 在募款活動中有效運用說故事的非營利組織的捐款者保留率為 45%,而沒有重視說故事的組織的捐款者保留率為 27%(CauseVox)

零售和客戶參與

  1. 擁有強大全通路互動的公司可留住 89% 的客戶,而沒有全通路互動的公司則為 33%(呼叫中心工作室)
  2. 全通路顧客的購物量是單通路顧客的 1.7 倍(麥肯錫)
  3. 89% 的消費者在獲得糟糕的客戶服務體驗後會轉向競爭對手(Toluna的)

頂級組織的實際參與策略

蘋果主題演講活動-以表演形式呈現的演示

蘋果主題演講

Apple 每年的產品主題演講,例如 WWDC 和 iPhone 發表會,都如同品牌秀場般引人入勝,將高品質製作與電影般的視覺效果、流暢的過渡和嚴謹的敘事完美融合。 Apple 始終“對演講的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透過層層揭秘,營造出層層期待的氛圍。 標誌性的“還有一件事…” 這種技術由史蒂夫·喬布斯首創,創造了“這個劇院的巔峰”,在那裡“演講似乎已經結束,但喬布斯又回來發布另一款產品”。

蘋果的簡報方式包括極簡主義的幻燈片,大量的視覺內容和極少的文字,確保每次只聚焦一個想法。這項策略已取得顯著成效——例如,蘋果2019年的iPhone發表會吸引了 1.875萬現場觀眾 僅在 YouTube 上觀看,不包括透過 Apple TV 或活動網站觀看的觀眾,這意味著「實際的現場收視率可能要高得多」。

這種方法為無數科技品牌效仿的現場商業演示樹立了新的標準。

阿布達比大學:從沉悶的講課到積極的學習

挑戰: ADU 艾因和杜拜校區的負責人 Hamad Odhabi 博士注意到了三個關鍵問題:學生對手機的關注度高於對課程內容的關注度,課堂互動性不足,教授更喜歡單向授課,而且疫情使得人們需要更好的虛擬學習技術。

解決方案: 2021年XNUMX月,哈馬德博士開始嘗試使用AhaSlides,他花時間學習不同的幻燈片類型,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鼓勵學生參與。在取得良好效果後,他為其他教授製作了演示視頻,這促成了阿布扎比大學與AhaSlides的正式合作。

結果: 教授們發現課堂參與度幾乎立即提高,學生們反應熱烈,該平台透過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了更普遍的參與。 

  • 課堂參與度全面提升
  • 所有平台共有 4,000 名現場參與者
  • 所有演示均有 45,000 名參與者回應
  • 教師和學生製作的 8,000 張互動式投影片

阿布達比大學至今仍在使用 AhaSlides,並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 AhaSlides 顯著提高了行為參與度(研究之門)

有效提升觀眾參與度的 8 個策略

現在我們知道了為什麼參與度很重要,以下是一些真正有效的策略,無論您是親自演示還是在線演示:

1. 在開始的2分鐘內開始互動破冰活動

為什麼會這樣: 研究表明,注意力會在最初的「適應」期後開始下降,演講進行10到18分鐘時就會出現停頓。但關鍵在於──人們會在最初的幾分鐘內就決定自己是否會分心。如果你不能立即抓住他們的注意力,那麼整個演講過程都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 面對面:使用肢體動作,例如“如果你曾經…請站起來”,或讓人們向附近的人自我介紹。根據問題的回答,組成人鍊或小組。
  • 線上:使用 AhaSlides、Mentimeter 等工具啟動即時投票或詞雲, Slido或內建平台功能。使用分組討論室進行 2 分鐘的快速介紹,或邀請大家同時在聊天中輸入回覆。
針對觀眾參與示範的現場調查

2. 大師策略注意力每10-15分鐘重置一次

為什麼會這樣: Gee Ranasinha,執行長兼創辦人 可喜諾強調,人類的注意力大約持續10分鐘,深植於我們革命性的特質中。所以,如果你的注意力持續更長,就需要這些重置。

  • 現場:融入肢體活動,例如讓觀眾換座位、做些快速伸展運動,或與同儕討論。使用道具、活動掛圖或團體活動。
  • 線上:切換簡報模式 - 使用投票、分組討論室、螢幕分享功能進行協作文檔,或要求參與者使用反應按鈕/表情符號。如果可能,請變更背景或移動到其他位置。

3. 融入競爭元素

為什麼會這樣: 遊戲會啟動我們大腦的獎勵系統,當我們競爭、獲勝或取得進步時,就會釋放多巴胺。 pc/nametag 的營銷傳播專家 Meaghan Maybee 強調:「互動活動 諸如現場問答、觀眾投票和問卷調查等收集回饋的方式,可以立即讓內容更貼近受眾。問答遊戲或數位尋寶遊戲也可以 遊戲化你的活動 並以新內容激發觀眾的興趣。最後,使用眾包內容(即邀請與會者提交自己的想法或照片)是將觀眾的意見融入演示的好方法。

親自: 在白板上設定清晰的記分系統,創造團隊挑戰。使用彩色卡片進行投票、房間尋寶遊戲或趣味問答,並向獲勝者發放獎品。

線上: 使用 Kahoot 或 AhaSlides 等平台創建積分、徽章、排行榜,並利用共享記分牌進行團隊競賽。讓學習變得像遊戲一樣。

ahaslides 測驗,了解觀眾對簡報的參與度

4. 使用多模式互動式提問

為什麼會這樣: 傳統的問答環節常常會失敗,因為它們創造了一個高風險的環境,人們擔心自己顯得愚蠢。互動式提問技巧透過提供多種安全回應的方式,降低了參與門檻。當觀眾能夠匿名或以低風險的方式參與時,他們更有可能參與其中。此外,無論是透過肢體或虛擬方式,回應的行為都會激活大腦的不同區域,從而提高記憶力。

  • 面對面:將口頭提問與肢體反應(豎起/放下大拇指、移動到房間的不同側面)、便籤上的書面答复或小組討論後的報告結合起來。
  • 線上:透過使用聊天回應、取消靜音以獲得口頭回答、投票以獲得快速回饋以及在共享螢幕上進行協作輸入的註釋工具來分層提問技術。
觀眾參與示範的排行榜

5. 創建「選擇你自己的冒險」內容路徑

為什麼會這樣: 這能為與會者帶來雙向對話的體驗(而不是站在台上對著觀眾「講話」)。你的目標應該是讓觀眾感覺自己融入你的活動中,並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你的演講主題,從而帶來更高的滿意度和積極的反饋(Meghan Maybee,pc/nametag)。

  • 現場:使用大格式投票(彩色卡片、舉手、移動到房間區域)讓觀眾決定先探索哪些主題、檢查哪些案例研究或解決哪些問題。
  • 線上:利用即時投票來決定內容方向,使用聊天反應來衡量興趣水平,或創建可點擊的簡報分支,由觀眾投票決定下一張投影片。
AhaSlides 集思廣益,提升觀眾參與簡報的動機

6. 實施持續回饋循環

為什麼會這樣: 回饋循環有兩個關鍵功能:它能讓你根據受眾的需求進行調整,並讓你的受眾積極地處理訊息。當人們知道他們會被要求回應或反應時,他們會更仔細地傾聽。這就像看電影和當影評人的區別一樣,當你知道你需要給予回饋時,你會更專注於細節。

  • 面對面:使用基於手勢的簽到(能量水平手勢信號)、快速合作夥伴分享然後進行爆米花式報告,或在房間周圍設置實體回饋站。
  • 線上:使用可點擊按鈕、投票、測驗、討論、多媒體元素、動畫、過渡效果,並保持活躍的聊天監控。設定指定時間取消靜音並提供口頭回饋,或使用反應功能進行持續的情緒追蹤。

7. 講述吸引參與的故事

為什麼會這樣: 故事會同時啟動大腦的多個區域,包括語言中樞、感覺皮質以及當我們想像動作時的運動皮質。當你在講故事中加入參與元素時,你就創造了神經科學家所說的“具身認知”,觀眾不僅僅是聽到故事,他們還會體驗到它。這會創造出比單純的事實更深層的神經路徑和更深刻的記憶。

  • 現場:讓觀眾透過朗讀、表演場景或分享相關經歷來參與故事的敘述。使用實體道具或服裝,讓故事更有沉浸感。
  • 線上:採用協作式敘事方式,參與者可以透過聊天添加元素,透過取消靜音分享個人案例,或為共享文件貢獻內容,共同建構敘事。在適當的情況下,透過螢幕分享使用者產生的內容。

8. 以合作行動承諾結束

為什麼會這樣: 商業教練鮑勃·普羅克特強調:「責任是將承諾與結果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粘合劑。」 透過為人們創建承諾具體行動並對他人負責的結構,你不僅僅是結束了你的演講——你還賦予了你的聽眾回應的權利,並讓他們對下一步行動負責。

  • 親自:利用畫廊漫步,人們在活動掛圖上寫下承諾,問責夥伴交換聯絡訊息,或透過肢體動作進行集體承諾。
  • 線上:建立共享數位白板(Miro、Mural、Jamboard)用於行動規劃,使用分組討論室建立問責夥伴關係並進行後續聯繫交流,或讓參與者在聊天中輸入承諾以進行公共問責。

結束語

你已經體會過枯燥乏味、毫無吸引力的演講/會議/活動是什麼樣的感覺。你參加過這些活動,可能也做過類似的演講/會議,而且你知道它們毫無效果。

工具和策略都已經存在,研究也清晰明了。剩下的唯一問題是:你是要繼續像1995年那樣進行演講,還是準備好真正與你的觀眾建立聯繫?

別再對著人講話了。開始與他們互動吧!從這份清單中挑選一個策略,在下次演講中嘗試一下,然後告訴我們效果如何!